姓名💆🏻♂️🔛:張海峰
專業技術職務:三級教授
導師類別🧑🏿🍳:博士研究生導師(運動人體科學)、碩士研究生導師(運動康復與健康)
研究方向:高強度間歇運動處方
國內外主要學術兼職: 亞洲運動科學學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醫學教育專委會運動康復學組副組長、河北省康復醫學會運動康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SCI期刊《Frontiers in Physiology》、《The 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 & Fitness》編委,《中國運動醫學雜誌》編委。香港浸會大學許士芬博士體康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客座教授。
個人經歷:
1990-1995年在張家口醫學院學習,獲得臨床醫學學士學位。同年進入河北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從事臨床骨科工作,主治醫師。2002年考入新利体育, 2007年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後在香港浸會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2007至今,在新利体育 -【新利体育平台快速】轻松注册,畅享游戏乐趣!工作🫴🏼。2015年—2016年在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作為客座教授訪學⏩。
學科建設:
全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運動康復專業)負責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新利体育學類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國標)運動康復專業組秘書;教育部首批學校安全教育專家;新利体育運動康復與健康碩士學科帶頭人🎅📊。主持河北省本科和研究生教學改革課題兩項。
教學工作📢:
擔任本科生《運動生理學》、《臨床醫學概要》課程🐼🙋♂️;碩士研究生《運動生理學》、《運動康復理論與方法》課程👩🏽🔧;博士研究生《新利体育科學研究方法》課程。2021年,獲得新利体育“十佳研究生導師”榮譽。
科學研究:
在運動康復理論與實踐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系統研究了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的減肥效果👩👧👦,對比了高強度間歇訓練與耗氧量相當的中強度持續訓練對身體脂肪量,尤其是腹部脂肪量的影響⇢🦁。證實了HIIT減肥的時效性以及減少腹部內臟脂肪量方面的特殊效果。研究成果為減肥提供了一種新的運動方式🍦。HIIT不僅可以有效減少全身脂肪量🏭,也可以有效減少腹部內臟脂肪量,而且由於時間較短且存在間歇而更容易接受和堅持。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參與針對新冠肺炎對心理應激研究的國際合作課題一項🤘🏽,已經完成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河北省科技項目多項。已經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SCI檢索論文30余篇✍️。曾獲得新利体育“十三五”優秀科研工作者稱號👨🏿🦰。
一🧑🏻🎨🎅🏿、科研項目
1. 主持(排名第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高強度間歇訓練減少腹部內臟脂肪的效果、機製及心臟風險性研究(31771319)》(2018-2021)🤦🏽♂️。立項機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已結題。
2. 主持(排名第一)河北省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一項,《大學生運動心功能異常待選檢測指標的研究》(2008-2010年),立項機關:河北省科技廳,已驗收結題🪃。
3. 主持(排名第一)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大強度間歇運動鍛煉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效果及機製研究》(2013-2015)🧗🏿♀️。立項機關:河北省科技廳🚴🏿,已驗收結題❔。
4. 排名第二參加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有氧運動預防高脂飲食大鼠肝組織炎症及肝細胞凋亡的分子機製》(2009-2011)🐦,立項機關🔼🛀🏻:河北省科技廳,已結題驗收。
5. 排名第三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早期遊泳鍛煉對大鼠成年後代謝綜合征影響的神經-內分泌機製研究》(2009-2011),已結題驗收。
二、代表性論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1. Li, F., Kong, Z., Zhu, X., Chow, B. C., Zhang, D., Liang, W., . . . Zhang, H.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elicits more enjoyment and positive affective valence than moderate-intensity training over a 12-week intervention in overweight young women. 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 & Fitness. 2022;20(3):249-255.
2. Zhang H, Tong TK, Kong Z, Shi Q, Liu Y, Nie J. Exercise training-induced visceral fat loss in obese women: The role of training intensity and modality. Scand J Med Sci Sports. 2021;31:30-43
3. Nie J, Zhang H, Kong Z, Wang C, Liu Y, Shi Q, et al. The impact of exercise modality and menstrual cycle phase on circulating cardiac troponin t. J Sci Med Sport. 2020;23:309-314
4. Liu Y, Dong G, Zhao X, Huang Z, Li P, Zhang H. Post-exercise effects and long-term training adaptations of hormone sensitive lipase lipolysis induced by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in adipose tissue of mice. Front Physiol. 2020;11:535722
5. Chow BC, Li S, Zhu X, Jiao J, Quach B, Baker JS, Zhang H. Effects of descending or ascending stair exercise on body composition,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young chinese women with obes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Sports Sci. 2020:1-7
6. Zhang H, Nie J, Kong Z, Zhu X, Liu Y, Shi Q. Impact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exercise and 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exercise on the cardiac troponin t level at an early stage of training. J Vis Exp. 2019:e60252
7. Zhang H, Nie J, Kong Z, Cao W, Zhu X, Zheng Z, et al. The ctnt response to acute exercise at the onset of an endurance training program: Evidence of exercise preconditioning? Eur J Appl Physiol. 2019;119:847-855
8. Nie J, Zhang H, He Y, Cao W, Liu Y, Kong Z, et al. The impact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on the ctnt response to acute exercise in sedentary obese young women. Scand J Med Sci Sports. 2019;29:160-170
9. Tong TK, Zhang HF, Shi HR, Liu Y, Ai JW, Nie JL, et al. Comparing time efficiency of sprint vs.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in reducing abdominal visceral fat in obese young wo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Front. Physiol. 2018;9:9
10. Zhang HF, Tong TK, Qiu WF, Zhang X, Zhou S, Liu Y, et al. Comparable effects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and prolonged continuous exercise training on abdominal visceral fat reduction in obese young women. J Diabetes Res. 2017:5071740
11. Zhang HF, Tong TK, Qiu WF, Wang JJ, Nie JL, He YX. Effect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protocol on abdominal fat reduction in overweight chinese wo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Kinesiology. 2015;47:57-66
三、專著及教材
主編. 《康復評定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年
編委. 《運動損傷與康復》.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年
編委. 《新利体育保健康復指南》. 中國康復醫學會. 2019年
編委. 《運動創傷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年
編委. 《新利体育康復》.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年
四、社會服務
為解決由於新冠疫情隔離不能進行正常運動鍛煉的問題,帶領團隊及時編寫了《基於提高有氧能力的居家高強度間歇訓練指南》🙆🏿𓀗,該指南發布於中國新利体育科學學會、運動科學論壇等網站,獲得良好的社會影響。該指南的視頻演示部分被河北省教育廳網站的河北省基礎教育在線教學資源平臺采用,並進行積極推廣✷。河北日報記者進行了采訪,並在相關欄目進行了報道🏄🏻♂️。另外👩🏼💻,定期在河北電臺進行科學健身方面的科普講座工作。
新利体育 -【新利体育平台快速】轻松注册,畅享游戏乐趣! 版權所有 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南二環東路20號(050024) 電話:0311-80787700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製或建立鏡像✍️。